2025-05-23 14:47:35? 作者:高琴 來源:慈善公益報 責任編輯:原芷晴
在閩北青山綠水環繞間,福建省建甌市創新探索民生保障新路徑。2024年10月,建甌市檢察院、建甌市殘疾人聯合會與建甌市慈善總會簽署《三方協作配合工作機制》,聯合開展“檢護民生”專項行動,凝聚司法、行政與社會慈善力量,精準守護基層群眾幸福生活,為殘疾人事業與慈善事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打破部門壁壘,構建高效閉環工作體系是此次協作的關鍵。三方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實現殘障人士權益受損線索與困難群眾生活狀況數據動態共享,打造“線索發現—快速介入—長效幫扶”的全鏈條工作模式。針對殘障人士維權意識薄弱、權益受侵時多選擇隱忍的現狀,建甌市殘聯及時移送線索,檢察官主動下沉社區鄉村,為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提供上門法律服務,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此外,市檢察院在殘聯設立“檢護民生工作站”,常態化開展普法宣講;市殘聯構建三級維權受理機制,提供就業指導、心理疏導等多元服務,全方位呵護殘障群體。
慈善力量的深度融入,為困難群眾救助開辟了新可能。建甌市慈善總會充分發揮平臺優勢,推動“檢護民生”項目化運作,擴大項目覆蓋面,并以項目為依托帶動慈善募捐,為困難群眾提供可持續幫扶。在關注物質救助的同時,更加注重人文關懷,助力困難群眾重拾生活信心。視力受損的老江因案件陷入困境,通過“檢護民生”項目獲5萬元司法救助金,家庭經濟壓力得以緩解。他激動地表示:“這筆救助金真是雪中送炭,感謝‘檢護民生’項目的幫助!”隨著愛心企業家、心理咨詢師、康復治療師等社會力量不斷匯聚,慈善總會的“愛心資源庫”日益充實,為幫扶工作提供更堅實支撐。
自“檢護民生”行動開展以來,建甌市依托跨部門協同聯動機制,實現從“單一救助”到“綜合保護”的跨越,構建起覆蓋“預防、打擊、救助、幫扶”全鏈條的權益保障體系。數據顯示,殘障人士維權案件響應時效顯著縮短,社會捐款的使用效率大幅提升。司法保護的力度、行政支持的效度與社會慈善的溫度形成強大合力,讓建甌市的民生保障網絡愈發細密緊實,穩穩托起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