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15:48:54? 作者: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原芷晴
5月14日,由中華慈善總會、吉林省慈善總會、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東北地區推進暨培訓交流會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召開。福建省慈善總會組織代表團參會,圍繞“幸福家園”項目實施經驗開展交流,參與專題培訓、現場觀摩和座談討論,進一步推動跨區域經驗共享與協作發展。福建省慈善總會會長雷春美率隊出席會議,代表團成員包括副會長李家榮、趙榮生、副會長兼秘書長廖長桂,副秘書長徐曉玲,寧德市慈善總會會長林鴻等,以及部分示范縣慈善會負責人。
本次會議由中華慈善總會秘書長邊志偉主持,中華慈善總會副會長孫少華、吉林省慈善總會會長田錦塵、延邊州委副書記州長洪慶、吉林省民政廳副廳長張陶等出席。來自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所屬市縣慈善組織的相關負責人共計百余人參加會議。
中華慈善總會副會長孫少華在講話中指出:“幸福家園”工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與中國特色慈善事業的政治屬性和人民屬性高度契合;“幸福家園”工程全過程項目規范管理,與新修改的慈善法要求完全吻合;“幸福家園”工程依托互聯網平臺的方法手段,與數字慈善的發展趨勢同向同步;“幸福家園”工程遵循大眾參與、村社互助理念,是對中華慈善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下一步要推動東北地區“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深入開展,找準發力點和突破口,在助力鄉村振興、助力基層治理、助力共同富裕上有所作為。
吉林省慈善總會會長田錦塵在致辭中介紹了省慈善總會成立32年來的慈善工作開展情況。作為“幸福家園”工程首批試點地區,吉林于2021年5月開始啟動工程,按照“中慈引領、省級統籌、市州協調、縣級實施”四級聯動發展思路,通過搭建規范平臺,整合社區、社會組織、社工、社區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廣泛鏈接社會資源,培育群眾自我組織、管理及整合資源的自我服務能力,探索基層社會治理的創新,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涌現出一批好的做法和經驗。目前,“幸福家園”線上平臺已認領全省各類組織1765個,發布需求360余個,“幸福家園”工程有序開展,切實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州委副書記、州長洪慶在致辭中表示,2021年5月延邊州獲批吉林省首批“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試點以來,秉持“黨建引領、試點先行、需求導向、多方參與”原則,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結合“在職黨員進社區”“黨員雙報到”等活動,積極探索?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區公益慈善資源?五類主體聯動,創新實施“互聯網+公益”“關愛一老一小”等活動,精準幫助困難家庭、孤寡老人、留守困境兒童、殘障人士等群體,推動實現“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安有所樂”目標,全面推進試點項目落實。截至目前,全州累計發布慈善需求233個,覆蓋1147個村社,受益群眾超過萬人。
會上,福建省慈善總會副會長趙榮生作題為《立足八閩實際 共建幸福家園》的交流發言。他介紹,自2023年啟動“幸福家園”工程以來,福建省聚焦“一老一小一困”民生重點,依托省市縣三級慈善組織協同推進,至2024年底已覆蓋全省30個縣(市、區)、621個村社,累計實施163個項目,投入補助資金900萬元,募集線上線下善款6980余萬元,志愿者參與人次超過1萬,服務群眾數十萬人。其中“幸福家園·健康村社”子項目已在寧德試點,10天內完成義診560人次、CT檢查1668人次,計劃三年覆蓋3萬人。福建堅持“五級聯動”“五社協同”推進模式,注重機制建設、精準服務和項目標準化管理。
會議中,來自多個省份的慈善組織代表也分享了各地“幸福家園”實施成果與探索經驗:
河南省慈善聯合總會會長鄧永儉介紹,截至2024年,河南省已有22個省轄市、60個縣區開展“幸福家園”項目,累計實施項目396個,認領需求561個,鏈接資金總額超過1700萬元,服務覆蓋超過40萬人次。河南強調“互聯網+項目管理”體系,推動縣鄉兩級慈善組織提升運營能力。
陜西省慈善協會會長吳前進指出,陜西結合“一縣一策”原則推進項目實施,2024年在西安、寶雞、安康等地共啟動“幸福家園”項目112個,資金使用總額約820萬元,項目內容涵蓋老年食堂、兒童之家、環境整治、應急援助等多個方向,動員基層黨員志愿者累計4500余人次。
海南省慈善總會會長陸志遠介紹,海南以“慈善+養老+托育”方式推進項目服務,2023至今已認領線上需求135個,發動企業和公益機構配套資金約530萬元,項目惠及老年人、孤殘兒童、低保戶等困難人群2萬余人。
青海省慈善總會會長李選生表示,青海聚焦民族地區和生態脆弱地區的村社互助需求,目前已在海東、海南、黃南、果洛等地設立43個村級互助點,聯動志愿服務與醫療巡診,累計開展服務450余場次。
甘肅省慈善聯合總會會長李志勛指出,甘肅“幸福家園”已在13個市州實現落地,2024年共實施項目89個,資助資金達670萬元,覆蓋7.6萬人,特別重視邊遠地區的信息化平臺建設。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慈善總會會長令勇介紹,新疆兵團結合墾區特點推動“幸福家園”工程落地,目前累計實施項目41個,重點聚焦退役軍人服務、困境兒童心理輔導和邊遠團場助老助殘服務,形成了“連隊為單位、志愿為基礎、社區為平臺”的三位一體模式。
此外,會議還邀請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副會長唐豹作“社區應急慈善”主題發言,介紹如何通過“幸福家園”工程嵌入災害風險管理,提高基層組織的應對能力與資源整合效率。
為推動項目規范發展,中華慈善總會組織了系列專題培訓。網絡募捐部部長、新聞界志愿者慈善促進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周志芬圍繞“幸福家園工程與社區慈善融合發展”作講解,強調數據管理、資源統籌、政策協同等要素。副秘書長兼財務部部長高守華從風險防范角度出發,講授《筑牢財務安全屏障》課程,提出全過程監控、責任閉環的財務制度建議。副秘書長盛春嵐講授《財務規范與審計》,并結合案例解析項目操作中易發問題。
在基層經驗交流環節,山西晉城市慈善總會介紹“幸福家園地圖式管理工具”;吉林撫松縣、延吉市、敦化市、琿春市分別展示“幸福家園+村改社融合”“社區志愿者聯絡網絡”“社區需求清單細化機制”等內容;河南鄭州市二七區、山東濟南市天橋區與蘭陵縣、江蘇揚中市、內蒙古奈曼旗等地則介紹了資源動員和志愿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具體實踐。
5月15日下午,與會代表赴延吉市建工街道延華社區、進學街道“老兵之家”、公園街道園輝社區等地實地觀摩,現場了解當地“幸福家園”工程在社區治理、平臺建設、需求對接和服務細化等方面的操作方式和運行機制。
通過此次會議,與會代表深入了解了不同地區在“幸福家園”工程實施中的思路與成效,福建省慈善總會將進一步結合本省特點,推動工程在全省范圍內高質量發展,加強機制完善、加強信息平臺建設、加強社會動員,持續提升基層項目執行力與群眾獲得感。未來也將加強與兄弟省份的協同合作,共同推動“幸福家園”工程在全國范圍實現更廣覆蓋和更強聯動。